附近一百元约-400元4小时快餐微信,400元3小时快餐,真人同城炮约qq群

“我笔下的厂BA”征文入选作品 | 共享一场仪式 重筑一种认同
2023-10-08 14:38:38          来源:株洲高新区(天元区)融媒体中心 | 编辑:周阳 |          浏览量:6382
共享一场仪式 重筑一种认同
陈自强

高二的人文地理课上,地理老师提到“南株北?!?,这一南一北两个火车交通枢纽,老师说,株洲是“火车拉来的城市”,这是我第一次听说株洲这个城市,我填鸭式地记下来了。


转眼,这已经是我来株洲求学的第四年,新闻学的学习与实践要求我们新闻学子“腿脚能跑、脑能想、手能写、耳能听”,过去的三年,其也是我的奋斗信条,令人欣慰的是,我用“脚步”丈量过这个城市,我也翻阅过株洲各种人文历史资料希望了解这个城市,株洲和我的家乡以及我曾去过的许多其他城市都不一样,她很年轻,因工业而建市,株洲在一五计划时被国家确立为全国重点兴建的8个工业城市之一,苏联援建的156个工业项目有4个在株洲,因为工业,株洲历史的齿轮的开始转动;稍微研读共和国的工业史就不难得出一个结论,如果说沈阳是共和国的工业“长子”是定论的话,株洲则无疑是湖南省甚至南方地区的工业“长子”。


有意无意的,我开始越来越多地与工业株洲相遇。


第一次相遇,是一次巧合,21年春天,我在策划“迁株三峡移民”的报道,有幸采访到了株洲的老摄影师陈瑛老人和其夫人周益云老人,陈瑛老人是株洲最早的一批摄影爱好者,在他的镜头下,记录下了很多80年代株洲的历史场景,对着一张张照片,周益云老人很热情地予以介绍,仿佛在将自己这一代人的青春娓娓道来。


其中一张照片带给我巨大的冲击感,是一张八十年代拍摄于株洲化工厂门口的图片,株洲化工厂大门上写着“团结、文明、严细、拼搏”八个白色大字,图片里无数穿着白衬衫的工厂职工骑着自行车向厂区里驶去,驶进历史的长河。这个场景莫名就让我很想哭,我知道,历史上没有株洲这个城市,株洲是随着国家的工业建设的号召,来自天南海北的无数热血青年用汗水创建出来的一个城市;当时我对高考结果颇感困惑,对来到这么一个小城求学颇感迷茫,看到这些职工,回忆起50年代初那些来到株洲、建设株洲的各地青年,我第一次感受到历史的力量,并为其折服。


临别,老人赠与我一本名叫《株洲态度》的相册。后来,我时常翻开这本相册,这个城市的历史对我实是诱人。


和工业株洲的第二次相遇是22年夏天,彼时我对株洲的了解已大幅提升,也不知道是在哪里听到的小道消息,说清水塘很快就要完全拆迁了,我又打开《株洲态度》,看到那些耸立的老厂区,它们曾是株洲的一个时代?。∥移镒诺コ?,顶着高温,从工业大学直奔清水塘,想去现场看看工业株洲的过去式。也不知道骑了多久,一些铜黄色的庞然大物浮现眼前,厂区间的小路上流淌着不少浸透着铜铁的水流,我就站在这偌大的厂区间,看到这些高大的建筑,似乎以往热闹的场景浮现在眼前:职工们来来往往,厂子里热热闹闹,打球的、吃饭的、挽着手逛供销社的……这些厂曾是多少人世界观的全部?。?/span>


回去的路上,气旋突变,下起了大雨,任雨淋打我,我在雨中狂喜。

第三次相遇,是在这个夏天。4、5月份时就听说了株洲要办厂BA的消息,但一直都没有很高的期待,毕竟,没有期望,也就没有失望。79日,出于备考期间放松、休息的目的,我与朋友在晚上去往体育中心,想在现场看看网络上吹得那么高的厂BA到底怎么样。一到现场我和朋友就震惊了,人非常多,有交警管控交通;体育中心外面一圈长达几百米的美食街,对标长沙的四方坪夜市也不逊色;但最震惊的还是体育场内的氛围,一个普通的比赛日,几千个座位,座无虚席,许多株洲市民带着全家人一起来看球,我第一次知道株洲爱球之人如此之多,受众范围如此之广,并且比赛双方竞技水平相当高,在有一定的防守强度的情况下,比分还能突破100分,赛场上脍炙人口的球星,成了大家讨论、膜拜的对象。这场比赛结束,许多人依依不舍,发表着自己朴素的评论:“都怪北汽没有投手,最后连投5个都不中”,每个人喜气洋洋,共享一场体育盛宴。


观赛市民里有不少老人,这样火爆的厂BA场面,对于他们可能并不是很陌生。上世纪七八十年代,株洲市厂矿职工篮球联赛一样万人空巷、火爆全城,株化、株冶的株洲“德比”传为历史的佳话。


这也是一场文化盛宴。一方面,主办方在体育中心外复原了大量老株洲的建筑,让人行于其中有穿越历史之感,有许多老株洲市民边走边发出感叹,“我们厂也在这里!”;另一方面,厂外有各个参赛企业的摊点,宣传着各个企业的企业文化。这仿佛是一种奇妙的历史交融,市场化的洪流让许多工厂成为历史,但“新芽”又不断冒出,工业依旧是株洲响当当的名片。


我也常常在想,厂BA为何如此受到株洲市民的热爱,甚至火爆全网?后来我想明白了,正如杜威所说“我们不仅仅依靠文化和传播而生活,我们就生活在文化与传播之中”,厂BA是一场盛大的仪式,在这场仪式里,我们找回那个老株洲,我们株洲人的身份得到再次确定。政府搭台,企业参与,全民唱戏,超越时光,与厂矿精神同频共振,株洲从无到有、从弱到强的历史得以被慢慢品味,共和国历史上创造下三百多个第一的株洲成就,由每一个株洲人共同创造,也将由你我接过创造株洲明天历史的接力棒,一种自豪感怎能不油然而生?

这两年东北文学颇有复兴之态,“厂”与“下岗”是这一批东北作家的常态话题,例如《生吞》《仙游》《张医生与王医生》等作品,或是最近爆火的电视剧《漫长的季节》,但存在着一种基调,将过去的工厂时代美化、造神化,走不出曾经共和国长子的骄傲与后来的失落,基调是偏灰暗的。


作为南方的工业重镇,株洲有过计划经济时代的辉煌,也有过壮士断腕后转型的阵痛,但在回望辉煌的过去时,却有一种与东北文学不同的基调。以厂BA为例,我们纪念、追忆旧株洲,是希望不忘本,是希望我们能继续秉持老株洲人开拓进取的精神,继续推动工业株洲的转型与发展,基调是积极的。厂BA给网友们看到了一个与众不同的工业城市的转型样本,这无疑是厂BA的价值,在很大程度上,其文化价值不弱于表面的体育观赏价值和文旅价值。


也正是在这种精神的指导下,株洲没有掉入城市转型的陷阱,坚守并壮大着自己的工业底蕴,走出了一条自己的道路,在原有中车株洲所等知名企业的基础上,2022年,株洲新增国家级专精特新“小巨人”21家,其中4家源于本土企业裂变。按照每1000亿GDP对应的重点小巨人数量计算,株洲国家重点小巨人密度全国第一。工业依旧是我们株洲的骄傲与金灿灿的名片。


在观看过多次厂BA赛事后,笔者认为,厂BA的优化与可持续发展,还可以在以下方向继续发力:

首先,继续增加比赛中“厂”的色彩,这既是呼应主题,也是达到综合效果的要求所在。“厂”是工业株洲的底色,只有积极地拥抱“工厂”、拥抱“企业”,才能走出株洲自己的道路,而不掉入他人之俗套。一方面需要继续挖掘株洲工业历史与伟大的厂矿精神,一方面使厂BA常态化、俱乐部化,年年都办,企业年年参加。社会变革下,人经历了由“单位人”向“社会人”的转变,很多市民并非单位之员工,因此,对于比赛球队的支持感、归属感、参与度并不大,而常态化、俱乐部化之后,则能让许多市民成为某些企业俱乐部之粉丝和坚定支持者,增强归属感和荣誉感。在参赛队员上,也可以继续优化,做到员工参与与比赛精彩程度的平衡。


其次,将厂BA作为文旅窗口,引领株洲文旅发展。取悦株洲市民比获得流量,比起取悦外地游客更重要,这应该是厂BA一个基本理念,也是实践路径。从目前看,在增加株洲市民的幸福感、获得感方面,厂BA应该是优绩;但从目前厂BA在互联网上的爆红以及淄博等城市的流量路径来看,株洲也不妨在服务好本地市民基础上,将厂BA作为一个文旅窗口,带动株洲走出去,引领游客走进来。这依旧需要株洲厂BA常态化,年年办,同时将厂BA与醴陵炒粉节、炎陵黄桃节等结合,打造文旅综合项目,走出自己的盈利路径。


如果要我给厂BA打分,那一定是九点五分,扣掉零点五分的原因也很简单,市民们热情太高了!半决赛之时晚了几分钟,就只能和无数未能进场的市民一起,在场外的屏幕上观看。


我们积极拥抱厂矿历史,不是在辉煌的历史中自卑自怜,而是在这场仪式里重拾认同,回望来时的路,才能看清前路;回顾株洲的辉煌历史,才能明晰新一代株洲人、株洲企业的责任。希望株洲能够将厂BA继续办下去,也感谢厂BA,让我第一次有了株洲人的归属感和认同感。


责编:周阳

初审:周阳   二审:李思思   终审:罗敏

来源:株洲高新区(天元区)融媒体中心

  下载APP